古玩资料

Antique Article

汉代的『金缕玉衣』 与时代意义

1968年7月23日,汉代“金缕玉衣”在河北满城西陵山中山靖王墓中出土。


希望长生不老、灵魂不灭是古代皇帝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寻找长生不老药、喝甘露、炼丹丸等等,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长生,这种求生的欲望也寄托在死后的裹尸衣上,这就出现了汉代特有的玉衣。金缕玉衣什么样?它是如何制成的?是否真的可以使寒尸不腐?这一切的谜团在考古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下都解开了。

金缕玉衣也叫“玉匣”、“玉押”,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外观和人体形状相同。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金玉置于人的九窍,人的精气不会外泄,就能使尸骨不腐,可求来世再生,所以用于丧葬的玉器在汉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四百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其他贵族则使用银、铜线缀编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现存于河北石家庄河北博物馆中山国展厅,是河北的镇馆之宝。金缕玉衣这种东西其实是汉代的一种丧葬殓服,在《西京杂志》中有记载,汉朝的皇帝们死后都用“珠襦玉匣”,样子和个铠甲差不多,是真正的用金子拉的丝进行缝制。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尤为重要的是在汉代这些皇帝和王都以为穿这个可以保证自己的尸体不腐烂,从而可以上天堂死后可以接着享受荣华富,当时用玉做衣服,那真是秒杀现在的爱马仕一万条街都不至啊,而且没有身份,没有皇帝特殊的恩赐,是不可以穿这个金缕玉衣的。



中国古人认为玉可通灵,以玉殓葬能够引领死者灵魂升天,保证尸体不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葬玉的习俗,东周时期玉衣就出现了雏形,比如有缀玉的覆面和缀玉的衣服。

到了汉代,玉衣开始流行。玉衣又被称为“玉匣”,能够穿玉衣的必须是帝王和贵族。按照《后汉书·礼仪志下》中的记载,玉衣又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皇帝的玉衣是金缕的;诸侯王、列侯用的是银缕;帝妃、皇后、长公主用的是铜缕。

在中山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发掘前,人们对史籍所载的汉代“玉匣葬服”的具体形象,知之甚少。刘胜墓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历史上,年代最早又最为完整的一件。它为研究西汉的葬制、西汉的玉、石、金等工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刘胜墓出土的这件金缕玉衣作为国宝,它单独传递的文化信息很少。它最大的价值是它的整体存在,尤其还有完整的出土报告,它才能产生巨大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跟中国人传统对玉的认知,发生直接的关系。

用户浏览: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