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资料

Antique Article

独步天下,只此一匹!“丑萌文物→『 铜奔马』”是什么马?

有一匹马

正面看有点儿傻、侧面看有点儿帅

跑起来是顺拐

身影遍布广场、火车站、语文课本

之前卖断货的丑萌玩偶也是它

它为什么这么火?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丑萌文物→铜奔马”

究竟是“马踏飞燕”,还是“马踏飞鹰”?

又到底是怎样的一匹马?

|01|

国宝级文物“铜奔马”

这款文创的原型铜奔马

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这是来自

↓↓↓

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经典文物 铜奔马

铜奔马,东汉青铜器,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集中于一足之上,其它三足腾空,既表达了奔马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超越了飞鸟,又巧妙地利用了飞鸟的躯体以及展开的双翅扩大了着地面积定了重心,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不愧是一件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


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

以超凡的铸造技艺著称于世,

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优秀代表

“铜奔马”自出土以来曾多次出国展出

引起世人极大兴趣,

一度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

1983年被选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96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02|

“铜奔马”定名之争议

1969年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的东汉墓葬之中,

一匹“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良驹

从规模壮阔的铜车马仪仗队中脱颖而出。

△雷台汉墓出土铜车马仪仗俑队

这匹头微左扬、昂首嘶鸣的天马,

左侧两足后曳、右侧双足前探,腾空疾驰而行,

三足腾空、昂首嘶鸣

其右后足下的飞鸟回首注目惊视,

落下的一足踏于飞鸟之上。

但这个声名赫赫的中国旅游标志,长期以来却为一个名字所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铜鹔鹴马”“马踏飞鹰”“天马逮乌”……这些都是这个极其重要的标志物的称谓。

文物部门多用“铜奔马”,旅游部门一般沿用社会惯用的“马踏飞燕”称谓,当年官方文件确定的“马超龙雀”的标准说法反而难觅踪影。

铜奔马因郭沫若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而家喻户晓,据说郭老当时正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回头笑紫燕”遂一锤定音。

马蹄所踏之鸟(局部细节)

然而燕尾服尚有开衩,铜奔马蹄下这一只却没有,所以目前学者们大多不接受这种说法。

“马踏飞燕”受到质疑,又有学者提出了“马超龙雀”的说法。另两种在学界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马踏飞隼”和“天马逮乌”。燕隼是西北常见的猛禽,形似雨燕,飞行能力极强,与汉代崇尚武勇的风格相映成趣。

燕隼

解决铜奔马的定名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铜奔马”所踏之“鸟”是一种什么“鸟”。以往之所以定名为“马踏飞燕”,是因为认定马蹄所踏之“鸟”的形象为“燕”。

争执不下之下,不如给它来个文物标准定名,“马踏飞燕”正名为“铜奔马”。


|03|

“铜奔马”是一匹什么马?

第一种说法是汉武帝从西北引进的“天马”,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汗血宝马”

《汉书·张骞传》记载,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铜奔马的原型是汉文帝“九逸”良马中的“紫燕骝”,以骑行速度快如飞燕得名。

除了马种,铜奔马看似“顺拐”的奔跑姿态也令人印象深刻。在“顺拐”这件事上,真真让人感叹“人不如马”,因为这种令人嘲笑的步伐放在马身上就摇身一变成为了良马的标志。

这种同一侧前后腿同时向同个方向腾起的步伐被称为“对侧步”,常见于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良马,通过马自身的左右摇摆而减缓马背上的人的颠簸之感,非常适合丝绸之路上凹凸不平的沙地。

据甘肃省博物馆介绍,铜奔马对侧步的特征正是河西走马的真实写照。

同为“对侧步”的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与昭陵六骏石雕之特勒骠

此马出土,“一洗天下凡马空”。整体上看,“铜奔马”体现了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足。


END

铜奔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造型之精美、构思之巧妙实属罕见,也符合当代大众之审美。这几乎是所有专家学者的共识,有关各方面的“争论”也基本是在这一共识前提下展开的,从这点看,无论“争论”结果是什么,铜奔马作为“国宝”都是当之无愧的,也是极为难能可贵和毋庸置疑的。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今日头条 如有侵权,联系可删


用户浏览: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