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 一佛二菩萨石雕像 入藏号 FE.7-1971 年代: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544年.尺寸:高度:92.5厘米.该雕塑由坚硬致密的深灰色石灰石雕刻而成。可以检测到各种缺陷,特别是佛陀脸上的棕色痕迹。除了手、脸、底座等区域外,表面通常都有凹坑,连续处理会产生光滑的表面。正面刻有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是高浮雕菩萨像。中心人物释迦牟尼身高77厘米以上,右手结无畏手印。他的头部雕刻有魏末雕塑典型的丰满和圆润,他的着装风格也是此类形象的典型特征,袍子从肩膀垂落到人物的前面,呈宽阔的“阶梯式”褶皱,越过左臂。大胆、深雕的帷幔从手臂上垂下来,在概念上通常具有纪念意义。这两位菩萨很可能是佛右边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现在无头的观世音菩萨右手拿着一朵莲花花蕾。两位菩萨都穿着典型的衣服,交叉的帷幔穿过前面的一个环,只是每个菩萨的环的方式不同。大势至菩萨雕像完整,但鼻子受损严重。光环的背面最初覆盖着雕刻图案,但现在所剩无几。主像为释迦牟尼大坐像,仅存一部分。两侧的菩萨也仅部分可见。顶部刻有两尊小佛坐像: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佛(迦叶、释迦牟尼、弥勒),第三尊佛像因石碑破损而缺失。背面的其余部分刻有飞天、施主图像和装饰图案。图像以《法华经》为基础。碑的侧面刻有宽幅花卉卷轴。底座的侧面刻有五位捐赠者的名字。基座表面刻有一段长长的铭文。这尊石灰石雕刻的佛与二侍菩萨,具有典型的魏末雕塑风格。它可能来自中国北方,来自陕西和河南省的边界。许多中国佛教造像和文物都是在公元六世纪宗教传播的伟大时期制作的,这尊雕塑是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最重要的佛教石雕之一。它刻有公元 544 年的日期,由五位捐赠者支付,其中三人来自同一家庭。它很可能矗立在公共场所供路人祭拜。基座表面有长长的铭文,表明该碑是为了纪念一位李鸿雁而刻的。它表达了捐赠者对神圣之光的信仰,这种神圣之光可以将尸体视为污垢。释迦牟尼的大智慧、大悟,如兰花香,弥漫于一切事物之中。谓此石“吉祥刻”为宫像,以与无上之物相媲美。它的伟大之美源于灵感的源泉。捐助者表示赞扬。它还表达了通过获得神圣理解而进入平静和安宁纯洁状态的愿望。最后,这次牺牲与过去的牺牲一样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