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青白瓷匜 博物馆编号 1984,0202.43 描述 带有青白釉的微型“易”浇注容器。这款微型“易”倾倒容器的底部扁平,中间略凹陷,侧面呈圆形,嘴部带有倾斜的边缘,下方有一个小的涡 旋圈。它的内部和外部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光滑青白釉,但轮辋上没有釉,底部也只有部分釉。它是 可能是该船在其边缘倒置射击。文化/时期 元朝 生产日期 1280年至1368年(约)外型尺寸 高度: 2厘米 长度: 6.40厘米.“覆烧”或倒置烧成技术首先在宋代(960-1280)的北方窑生产丁白色瓷器中引入,但后来这种经济的烧成方法也被运用于景 德镇南部的烧窑中。 太小以至于在倒酒时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这可能 “ 匜”被作为埋葬的典范。另一只微型浇注容器(高3厘米),在青白釉下装饰着铁褐色飞 溅物,于1984年在香港展出。目前的容器和用铁褐色飞溅装饰的容器都属于在菲律宾发掘的一种元氏瓷器。 这种形式的全尺寸倾倒容器也是已知的,也带有青白釉。一种叫“义”的“义”,高5.5厘米,直径15.8厘米,是在中国东南部浙江省泰顺市的 一个小型元宝库中发现的。这种容器的形式在元代以前是未知的,并且在1400年以后很少使用。它是从金属制品(可能是银器)派生而来的,与 较软的粘土相比,与较软的粘土相比,壶嘴的角边缘更容易实现。圆形。例如,使用“匜”浇注容器填充“玉壶春”瓶。赤峰蒙古墓中的一幅壁 画中描绘了一个仆人用“匜”浇注容器装满这样的瓶子。遗赠: 约翰·M·阿迪斯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