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晚期 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 日期: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清晚期,盒高3.7厘米,长29.2厘米,宽20.7厘米。清宫旧藏。 此套梳具为广东制作,由25件构成,计有梳子9把、竹篦2把、剔篦2把、胭脂棍2根、扁针2根、大小刷子8把。其中长方形梳子的梳齿多达60个左右,另有月牙形梳、把梳、篦形梳;竹篦的篦挡为牙质,篦架为木制;2把剔篦一为长方形木柄,一为象牙柄,一端均衔接7齿;扁针为象牙质,两端为半圆形;胭脂棍是红木圆棍,首端镶烟嘴式象牙头,内填红绒。这些梳具上大多描金彩绘凤纹、云蝠、菊花、莲花、石榴、桃、寒梅、八宝、山水、楼阁、鱼舟等图案。 清宫后妃以梳“两把头”为时尚。当满头散发时,长方形梳子可大面积通发;在梳两把头至垂于颈下的燕尾时,中等的月牙形梳子较为合适;梳至发梢、鬓发时宜用八字形把形小梳;当时人们很少洗发,篦子用于篦去头皮的污垢;剔篦是剔除篦子污垢的工具;刷子也称之为抿子,用于抿发。过去多讲究头发光洁平整,在梳理头发时,须用抿子沾浸泡了数日发粘的刨花水边抿边梳,梳理的头发方符合审美要求。抿子中也有用于描眉打鬓、或用于沾胭脂在两颊涂红的,还有刷扫梳发时落在脖子、后背等处污物的;扁针用于掖外露的碎发或拨缝隙。每当后妃插戴簪子、头花等饰物,若直接插入易将头发弄乱,因此插戴前用扁针在所戴部位拨出缝隙,将头饰插入后再撤出扁针;胭脂棍是面部化妆时用于点唇的。后妃梳完头,必用胭脂棍沾胭脂,先将唇部轻轻涂抹,最后以下唇中线为中心,点一醒目的红圆点,美其名曰“樱桃口”或“樱桃唇”。 整套梳具制作精良,功能多样,反映了慈禧太后与后妃们当时梳妆的形式及所用梳具的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