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文徵明《山庄客至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本 设色 87.5x27.3厘米.明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画面描绘的是友人前来拜访的场景,山水亭榭、花草树木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致。整幅作品以S型构图,山石皴染兼施,多有苔点,笔致气魄洋溢,属典型的文人画作。淡于仕进,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表现出作者的品格情怀。他的山水画大多描绘江南的园林景物以及当时文人的风雅生活。他学画的直接老师是沈周,但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王蒙、吴镇等人。他学沈周、吴镇的粗笔面貌,世称“粗文”;学赵孟頫、王蒙的青绿重染,人称“细文”。他早年以工细为主,中年以后粗细兼善,越到晚年越工整,苍劲与秀润兼具,其中主要以细笔为主。不管是细笔还是粗笔,其画作总体特点是景物平和恬静,很少有动荡奇异的气势,画面布局层叠向上,纵深的空间变化不大,笔墨清秀含润,没有雕琢和刻露的痕迹,既有文人画家的天真生拙,又有浓厚的抒情味道和书卷气息。他的小青绿山水,室宇人物和墨笔古木竹石,明显从赵孟頫画法变化发展而来。而其萧疏幽淡的情调,层层叠叠而不重纵深关系的布局,棱角清楚的矾头等特征,又与黄公望、王蒙、倪云林的绘画有一定的继承关系,更体现了文征明本人的审美情趣和性格气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江南文人的思想情操和审美爱好。……他最常表现的还有元代形成的书斋山水和明代流行的纪游山水。这些作品的现实成分突出,运用“夺造化”“师自然”的艺术手法,将吴门山水之美呈现于纸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