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佚名(传夏圭)《捕鱼图》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 佚名(传夏圭)《捕鱼图》 画家: 夏圭(中国,活跃于约 1195–1230 年)风格 年代: 明朝(?)(1368–1644) 文化: 中国 材质: 装裱为册页的扇面;丝绸上的水墨画 尺寸: 9 1/8 x 9 1/2 英寸(23.2 x 24.1 厘米) 分类: 绘画 资料来源: AW Bahr 收藏,购买自弗莱彻基金会,1947 年 加入编号: 47.18.40 夏圭,一称夏珪,字禹玉,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其艺术活动时间约与马远同时而稍晚,主要在南宋宁宗(1195~ 1224)、理宗(1225~1264)年间。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夏圭早年画人物,后来以山水著称。宁宗时任画院待诏,受到皇帝赐金带的荣誉。他的山水画师法李唐,又吸取范宽、米芾、米友仁的长处而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虽然与马远同属水墨苍劲一派,但却喜用秃笔,下笔较重,因而更加老苍雄放。用墨善于调节水分,而取得更为淋漓滋润的效果。在山石的皴法上,常先用水笔淡墨扫染,然后趁湿用浓墨皴,造成水墨浑融的特殊效果,被称作拖泥带水皴。夏圭所画树叶有夹笔,楼阁不用界尺,景中人物点簇而成,神态生动。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后人认为此系南宋偏安写照。夏圭一类画法多少受佛教禅宗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画雪景学范宽。后人把他与马远并称“马夏”,合李唐、刘松年称“南宋四家”。传世作品有:《溪山清远图》卷、《西湖柳艇图》轴,均辑入《故宫名画三百种》;《遥岑烟霭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在构图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边角之景”。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创造。夏圭糅合了李唐、范宽与米芾的画法,笔法苍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带水皴,画风大体和马远相同,作楼台亭阁可信手而挥,突兀而奇特,气韵高拔。夏圭善墨,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人称“拖泥带水皴”,“淋漓苍劲,墨气袭人”。在题材上,夏圭多画长江、钱塘江等江南水乡以及西湖景色,又喜欢画雪景及风雨气象。夏圭的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应该很合乎文人画对“平淡天真”的追求。夏圭将景物远置观者身外,画人物仅圈脸勾衣、点簇而成,楼阁随手勾画,笔简而形具。这影响延及元代:王蒙画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举止皆精细生动;倪瓒画中几乎无人,而黄公望与吴镇画中人物的简笔则显然取法夏圭,画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袭李唐以至马远、夏圭的简略遗风。《图绘宝鉴》评夏圭:“院中人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为南宋四大家之一。明代王履赞曰:“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暗蒙晨之鄙格。”董其昌对“北宗”山水,多怀偏见,却对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夏圭一类画法多少有佛教禅宗的影响,主张“脱落实相,参悟自然” 。趋向笔简意远,遗貌取神。夏圭以其笔精墨妙、苍古简淡的独创风格,和马远一起把南宋山水画推向李唐以后的另一个高峰,使南宋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贡献是巨大的。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变革,在技巧上有着重大的发展,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按《捕鱼图》团扇页题签,此画传为南宋画家夏圭所作。有学者认为可能是明代画家的作品。夏珪腕力刚劲,运笔迅速,与此画文静秀逸的笔法不同;《捕鱼图》人物温雅的面容,简洁而细腻的衣纹,也不是夏珪的风格,反而与马远的画风一致。尽管《捕鱼图》可能不是宋代作品,但画得依然很出色,能妙笔入神,情景交融,表现出雅静虚和的韵味。

评论(0)

还没有评论


Admin

发布时间 Jun 03, 2024 73,713 图片
  • 146

    浏览
  • 0

    喜欢
  • 0

    下载
许可和使用
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