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王上宫《忠孝图》卷8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 王上宫《忠孝图》卷 标题: 忠孝节义 艺术家: 王尚公(中国,活跃于 16 世纪) 时期: 明朝(1368-1644) 日期: 1593年 文化: 中国 材质: 手卷;纸本水墨 尺寸: 图像:11 1/8 英寸 x 14 英尺 8 3/4 英寸(28.3 x 448.9 厘米) 整体连裱:12 1/4 英寸 x 38 英尺 1 15/16 英寸(31.1 x 1163.2 厘米) 分类: 绘画 信用额度: 购买,Dorothy Graham Bennett 遗赠,1985 年 加入编号: 1985.335 王上宫,明代画家.[明]画罗汉用笔缥缈轻扬,似游丝之袅空,细发之拂面,而慈威相好,无不具足。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尝仿唐人忠孝图卷。自汉代(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以来,历史上的孝道和忠诚典范的插图一直是传播这些美德的重要方法。公元 11 世纪,学者兼艺术家李公麟(约 1041-1106 年)用他的《孝经》赋予了这一传统新的意义,其中简单的单色图画不仅说明了文本,还对当代社会进行了微妙的评论。在这幅画中,来自苏州的一位鲜为人知的艺术家王尚公通过在主题和风格上恢复李公麟的传统,重新激发了艺术家作为社会批评家的角色。在万历皇帝(1573-1620 年在位)统治下,王尚公在位的最后二十五年拒绝朝见,他对重要主题进行了诠释,例如官员劝诫统治者以及皇帝接见大臣,这些对他的同时代人来说一定具有特殊意义。王氏极其精细的白描风格受到李公麟单色绘画方法的启发,但达到了轻薄精致的新境界,预示着丁云鹏、吴彬、陈洪绶等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更知名艺术家的风格创新。

评论(0)

还没有评论


Admin

发布时间 Jun 18, 2024 64,179 图片
  • 19

    浏览
  • 0

    喜欢
  • 0

    下载
许可和使用
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