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鹿角双幅》卷二4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鹿角双幅》卷 标题: 两幅鹿角画 艺术家: 乾隆皇帝(中国,(1711–1799 年;1736–95 年在位)) 时期: 清朝(1644年–1911年) 日期: 1762 年和 1767 年 文化: 中国 材质: 两卷手卷;纸本水墨设色 尺寸: a:9 3/4 × 81 1/4 英寸(24.8 × 206.4 厘米) b:9 7/8 × 81 1/4 英寸(25.1 × 206.4 厘米) 分类: 绘画 资料来源: 约翰·斯图尔特·肯尼迪基金会,1913 年 加入编号: 13.220.127a, b 壬午为〈鹿角记〉,既辨明鹿与麋皆解角于夏,不于冬,则《月令》 其言而未究其故,常耿耿焉。昨过冬至,陡忆南苑有所谓麈者,或解角于冬,亦未可知。遣人视之,则正值其候,有已落地者,有尚在脑骨或双或落其一者。持其已解者以归,乃爽然自失曰天下之理不易穷,而物不易格,有如是乎?使不详麈之解角于冬,将谓《月令》遂误,而不知吾之谬更多什于《月令》者矣。然则《月令》遂不误乎?曰《月令》之误,误在以麈为麋,而非在冬之有解角之兽也。盖鹿之与麋,北人能辨之,而南人则有所弗能。麋之与麈亦如是极限耳。且《说文》 训麈有麋属之言,而《名苑》则又曰:“鹿大者曰麈,群鹿占据,视尾所转而往。”夫鹿也,麋也,麈也,计量然不同,亦不相共群而处。今人相同者,而古人乃不悉其孰实为鹿,孰为麋,孰为麈。则《月令》不云“夏至麋角解,冬至鹿角解”为幸矣,犁何怪乎其误麈为麋也耶?既释此疑,因说以识之。《月令》古书不一定易,灵台时宪,则命正讹以示信四海焉。说既成,书卷藏之石渠,并绘麈角卷端,为千载解疑实。丁亥仲冬上浣御笔乾隆皇帝既习书画,又习画,以此来体现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理念。然而,这两卷画卷的主题却揭示了他同时渴望与满族狩猎传统保持一致。此外,逼真的纹理和三维形式反映了西方绘画技巧的影响,这种技巧是由耶稣会画家如郎世宁(1688-1766 年)引入宫廷的。两卷画卷中较早的一卷描绘的是梅花鹿的鹿角。在随附的题词中,皇帝回忆起曾看到祖父康熙皇帝(1661-1722 年在位)在中亚获得的一对巨大的八角鹿角——当时被认为是吉祥的征兆。第二卷画于五年后完成,画中描绘了一种西方称为“大卫神父”的鹿角,这种鹿角因一位同名的耶稣会传教士和博物学家(1826-1900 年)而得名,他首次在西方文献中记录了这种鹿角。在随附的文章中,乾隆描述了不同的鹿种,并试图纠正《礼记》这一儒家经典著作中误导性的区分。

评论(0)

还没有评论


Admin

发布时间 Jul 25, 2024 73,713 图片
  • 103

    浏览
  • 0

    喜欢
  • 0

    下载
许可和使用
免费供个人使用 不需要归属
分享